这并非瞎说。
话说有一位昆山人,被倭寇掳走,在船上当苦力,五十多天后逃走,跑到官府报案说遭倭寇绑架。
衙门老爷问他,倭寇人数多少,真倭几何?
回曰:倭寇两百余人,真倭十几个,其余的都是同胞。
两百个人里日本人二十个都不到,看来“真倭十之三”的说法还真是给了面子。
那么,到底是怎样的中国人才会去当倭寇呢?
有个姓郑的明朝书生是这样记载的:“凶徒、逸囚、罢吏、黠僧,及衣冠失职、书生不得志、群不逞者。”
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当时去参加倭寇的,主要都是些地痞流氓、市井恶霸、逃犯、被罢免的官员,还有不得志不合群的书生,乃至宗教界败类。
比如倭寇界著名代表徐海,当年就是虎跑寺的和尚。
然而就是这群人,却把东南沿海闹得鸡犬不宁、怨声载道,几乎是所到之处无人生还。
最糟糕的是,因为倭寇杀得太狠了,所以很多受害者都觉得,与其自己天天这么被抢被烧,不如跟着他们一块儿大块吃肉、大碗喝酒,于是纷纷加入其中,这就使得倭寇的队伍迅速壮大,而当受害者成为加害者的时候,其手段往往更加残酷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