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朴安是近现代著名文字训诂学家、南社诗人。本名有忭,学名韫玉,字仲明、仲民、颂明,号朴安、半边翁;以号行世。安徽泾县榔桥镇溪头村人。曾先后任教于上海大学、持志大学、国民大学和群治大学等。著有《文字学ABC》(世界书局,1929年)、《中国文字学史》(商务印书馆,1937年)、《中国训诂学史》(商务印书馆,1939年)、《俗语典》(主编,上海广益书局,1922年)、《中华全国风俗志》(上海广益书局,1923年)等。
他对出版符号中的中国文字有着精深的研究,例如《文字学ABC》这部书,就是他在持志大学、国民大学、上海大学、群治大学历次讲授文字学知识的讲义结集。《纸说》则是对出版载体的梳理。胡朴安先生在学术上把出版符号与出版载体两者作为他研究中的重要两翼,进行了开拓。
《宣纸说》一文,首先就对“宣纸”进行了历史地位的界定,说在安徽宣城泾县这里出产的纸,在全国最有盛名,被称为“宣纸”。一个字“甲”,道出了“宣纸”的历史地位与盛名,那时的日本等国,也同样将宣纸视为珍宝。早在唐代,书画评论家张彦远所著的《历代名画记》中就写道:“好事家宜置宣纸百幅,用法蜡之,以备摹写。”这也是较早提到了宣纸的著作之一。在2008年8月8日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浓缩了五千年中华文明的历史长卷,就是在以泾县宣纸制作过程为背景的序幕中,徐徐展开的。这也是因为作为中国文房四宝之一的宣纸,在国人心中,始终是承载着中华千年传统文化的独特出版载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