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0年秋
§无水亦佳
似神斧劈来,石峰裂痕宛然;苍松月桂,掩映着跨筑于裂罅之上的双层飞檐彩阁;崖壁上错落有致地分布着填红石刻,或篆或隶,或楷或草;远有鸟鸣,近有松涛。置身在这情景之中,真令人通体舒畅,俗念顿消,这就是福建省福州市郊鼓山风景区的灵源洞。
登阁品茶,扶栏俯望,只见枯涧之中,松塔枕着落叶,兰草生于石隙,都不禁发问:“这涧中怎无飞瀑流泉?”热心的导游姑娘遂指点起崖壁上一首宋人刻诗:“重峦复岭锁松关,只欠泉声入座间,我若当年侍师侧,不教喝水过他山。”她解释道:五代时,有个修炼的和尚叫神晏,他时常来此诵经。那时,这阁楼之后是白练似的瀑布,楼下和楼前是奔涌的泉水。有一天,闽王王审知来拜会他,两人在这里谈禅,泉水过于喧哗,神晏大喝一声,这一喝,就把泉水憋回去了,从此以后泉水就改了道……阁下石壁上有径长五尺的“喝水岩”三个刻字,我们原以为这里有泉水喝,故称“喝水岩”,现在才知道“喝”是“大喝一声”的意思。
我们在“喝水岩”一带流连,几个游客,正指点着风景,展开着争论:有的说这里山、石、草、树都佳,独欠泉水,美中不足;有的说崖壁上的种种石刻,特别是跨过枯涧的“蹴鳌桥”下的宋刻“寿”字,高两丈多,阔一丈多,笔法遒劲,实在可以抵偿泉水枯竭的缺憾。我们也不免议论起来。联想到北京的风景,如八达岭、香山、景山、天坛等处,也都缺水。谢冕忽然指着一处石刻,惊呼起来:“看!看!”我们几个同时望去,只见是四个草书刻字:“无水亦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