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宗族必有家谱(或叫族谱、宗谱、支谱、通谱、家乘等),所谓“家之有庙,族之有谱”[10]。大凡家族的世系源流、血缘系统、户口人丁、祖宗墓地、族产公田均记录在家谱中。因此,家谱又是解决族中一切民事纠纷的依据。
族田,又称公田,包括祭田、义田、学田几类。族田的收入,用以支持家族中的各项费用,举办族内各种公益事业,救济贫困族人。宗祠往往还置有义仓义宅,使贫乏的族人不致饿死沟壑,也使族众能安然度过灾荒。据《潭滨杂志·义仓》记载,歙县潭渡黄天寿,晚年“割田百余亩以赡族之贫者,故建义仓以为出入之所。且请于官,别立户收税,以为永久之计。有司上其事,抚台锡匾嘉奖,鼓乐导送,以为里俗之劝。”后来族人塑其像于义仓内,岁时祭祀。宗祠还为那些无家可归者造房。如《岩镇志草·郑氏义宅》记载,嘉靖十年,歙县郑贵孙在郑家埠头上郑氏宗祠之左建郑氏义宅,使族之贫者有了安身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