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而言之,道德行为在佛陀的思想和践履中不仅是一个人求道的资格和资粮,也是一个人解脱的践证。当然,在佛陀思想以及后来佛教思想的发展中,都曾有过以道德为方便的观点和倾向,但其间的差别只是有漏善与无漏善的区别。所谓有漏善,是烦恼未尽时所行之善,实际上就是在有我的境界中所行之善,还并非真正的道德行为,因此,在修道的过程中处于较低的阶段;无漏善是烦恼已尽时所行之善,真正达到了无我,因此,在修道的过程中处于较高的位置,是真正意义上的道德行为。我们可以说,佛陀思想中关于道德行为的性质与作用的看法,尽管存在着不同,但这种不同只是针对修道的不同阶段而出现的不同认识。关于道德的本质,佛陀是有着一贯而统一的看法的,这就是即道德即解脱的道德论。
因为佛陀的道德思想与其宗教关怀紧密相连,所以佛陀的道德教育也与宗教教育分不开。佛陀的道德教育与世俗的以道德或者说以成人为目的的道德教育的不同之处在于,佛陀的道德教育是与佛教的理想目标相适应的,也就是说,它是以成佛或成圣为道德教育的目的。这样一种道德教育思想是与佛陀教说的根本的宗教出世倾向直接相关的。因此,佛陀教说中可以说并没有基于人性理念而来的德行概念,如果说在佛陀教说中有着德行概念的话,那么这样的德行概念应该是基于教说中的佛性观而来。与西方古代亚里士多德以“明智”“勇敢”等为德行,中国古代以仁、义、礼、智、信为德行有所不同,佛教的德行概念应该说是与菩萨行相应的,在菩提心意义上提出的慈悲这样两种品质。这样两种品质是与佛性相应的两种情操,具有了这两种品质和情操就会有慈与悲的行为;而这样的行为在体现这样的品质时又是在践证着佛性。因此,我们可以说佛陀教说中道德教育的重点在于菩提心的发育,也可以说是慈悲情操的培养。这样一种道德教育在大乘阶段得到了极大的发扬,只是这样一种道德教育仍为佛陀教说的解脱理想所规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