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说曾国藩起初颇为怀疑这些农民士兵的勇气,因为中国人通常不会把士气和泥脚腿子联系起来。然而他们战斗得很勇敢,离家越远,士气越高昂。曾国藩从来没有机会为湘军的勇气而自责。湘军很快就威名远扬,湖南人为他们的军队大感自豪。湘军继续征兵时,据说会有10个志愿者来应征1个空缺。曾国藩的办法是对高级军官灌输长篇大论,大谈忠君爱国,这些训导会一直传达给士兵。他们当中的大多数人还没见识过他们那个县以外的世界。逐渐地,他们获得了以前未曾梦到过的观念,自尊心大大提高,军人的自豪感油然而生,士气萌发,随着时间推移,他们成为一支军队。
湘军的总人数是很难估算出来的,因为湘军这个番号比其中的每一个湖南人都要活得长。据说湘军在1856年有6万官兵,在那时也许他们全是湖南人。后来在镇压太平军的征战中,许多省份的部队都进行了重组,与湘军联合起来。李鸿章在与曾国藩密切合作几年,按照大致相同的思路建立了淮军。在湖南省内,整个内战期间保留了大量兵力防卫本省。很难说在任何一个时期,在省外当兵的湖南人的总数是否超过了12万人。最重要的因素是湘军的存在,而不是它的兵员数量。在许多年内,湘军在整个帝国一直是对抗造反军队的惟一焦点。没有湘军,或者说没有一支类似湘军的军队,那么毫无疑问,太平军一定会把清朝推翻。在太平军的猛攻之下,两个序列的朝廷正规军犹如风中的稻草。在湘军这支新军之中,就像在任何残酷的战争中一样,机会对优秀人材敞开了大门,他们得到了逐步的提升。不少来自湖南乡村的士兵获得了声望。若干几乎一字不识的人在这块无比看重学术的国土上当上了将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