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六世纪,西方势力控制了马六甲,并逐渐将它建设成为东方贸易据点。中国在浑然不觉的情况下被西方编入了世界贸易大网之中。中国的茶叶、丝绸、瓷器、漆器等源源不断地进入国际市场。江浙地区的许多瓷器作坊开始接到生产带把手的茶杯的订单。中国的茶杯是不带把手的。作坊工人在惊讶之余,压根就不知道这是巴黎或者伦敦上流社会定制的。中国商品的走俏给西方商人提出了难题:拿什么和中国人交换?除了金、银,中国人几乎不接受其他商品。中国人吃穿住行所需的一切都可以在国内生产。于是便出现了这样的场面,欧洲商队将工业品带到美洲,交换美洲的金银,再把金银拉到东方来,换取中国产品。整条贸易链条就简化成了欧洲人在给中国人搬运美洲的金银。
时间过了两个多世纪,中国产品在欧洲持续热销,西方对华贸易逆差越来越大。“搬运工”商人们心急如焚。他们急需扭转对华贸易困境,而其中最着急上火的就是英国人。在1840年前后,英国完成了工业革命,工业产品极大丰富,对中国商品的需求也最大。英国商人在成为国家头号“倒爷”的同时,也成为中国的头号金银“搬运工”。
本身正在大规模积累资金的英国人,怎么能忍受一个劲儿地往外掏钱呢?这些大鼻子、黄头发、蓝眼睛的倒爷翻来覆去找不到正当的竞争途径,那就只能走旁门左道了。于是,鸦片成为英国人的选择。乾隆四十六年(1781年),英国东印度公司垄断了对中国的贸易特权,把印度、孟加拉逐渐变成重要的鸦片产地,急速发展对华鸦片走私。1821年输华的鸦片为五千九百五十九箱,1830年达到一万九千九百五十六箱,1838年达到四万零二百箱。鸦片进入中国,逐渐把中国变成了世界最大的烟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