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外,晚清重臣曾国藩也深谙此道,他后来位高权重,唯一担心的是功高震主,倘若他欲壑难填,那就只有奔着皇位去了。但他把握好了一个“度”字,及时隐退从而保全了后半生的富贵。
曾国藩终生对此抱着足够的警惕和畏惧。他强调要有敬畏之心,就是提醒自己要始终保持一种清醒的态度。这一点,对于充满风险的封建官场来说,自然是更为重要的。如果说他事业的成功是得益于“倔强”这两个字,那么他能平平安安地全身而退,则是得益于他谦退自抑的低调之道。
他在给曾国荃的信中引用了老子曾经说过的话:“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以及“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功遂身退,天之道。”
其用意正是告诫九弟,在任何时候,把握这个“度”字都很重要。“居功自傲”千万要不得。他曾非常感慨地说:“古往今来,不知有多少英雄豪杰都是栽在这件事上的。而我们指挥用兵的人,最应当小心骄傲带给我们的晦气。在做人的道理上,也是骄傲误事最多。总结历史上失败者的教训,可以让我们不再犯同样的错误,避免失败。”
低调处世哲学提倡做人既不锋芒毕露,也不卑微猥琐,关键是在进与退之间选择一种适当的、中和的处世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