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科举取士对社会心理的影响
有明一代,入仕为官成为科举中式士人的唯一出路。然而中式士人的出路,因出身等级的不同又有较大的差异。一般来说,明代入仕最重进士,进士又以入翰林为主。明朝“状元授修撰,榜眼、探花授编修,二、三甲考选庶吉士者,皆为翰林官。其他或授给事、御史、主事、中书、行人、评事、太常、国子博士,或授府推官、知州、知县等官。举人、贡生不第,入监而选者,或授小京职,或授府佐及州县正官,或授教职。”[29]天顺二年(1458年)以后,翰林院官专用进士出身之人,而翰林院则是升入内阁的首要阶梯,不能进入翰林院,也就无法进入内阁,升至大僚。因此,科举考试,取得进士资格,进入翰林院,再入内阁,仕至内阁大学士,是士子们最企羡之途了。
但是,明代科举考试录取名额很少,录取比例也不高。随着考试级别的提高,其录取率也愈低。关于乡、会试的录取率,由于统计资料不全,很难作出全面、准确的判断。这里仅举几例,以见中举之难。洪武三年(1370年)应天府乡试,共有132人参加,录取率超过50%,在选过半。此时,明朝新立,朝廷急需庞大的官僚队伍,而愿意应试、任官的读书人又较少,因此录取率很高。之后,随着明朝统治的稳定,应试人数越来越多,录取率则越来越低。洪武二十六年(1393年)应天府乡试,考生800名,取中举人88名,录取率为10.1%。成化二十二年(1486年)顺天府乡试,考生2300人,按朝廷限额取中135人,录取率为5%强。会试亦是如此,如永乐十九年(1421年)会试,参加考试的举人有3000多人,选中贡士202人,录取率仅为6%强。弘治六年(1493年)会试,参加考试的举人近4000人,取中贡士300人,录取率不足8%。正如李东阳所说:“举人之法,博求而慎择。简于部使,郡试于藩,然后会于京师。而大试之举礼部者,积千百而得一,由此以策大廷,名进士,则有殿最,而无去取焉。”[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