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如清毛奇龄在《寄张岱乞藏史书》中所称:
将先生慷慨亮节,必不欲入仕,而宁穷年厄厄,以究竟此一编者,发皇畅茂,致有今日。此固有明之祖宗臣庶,灵爽在天,所几经保而护之式而凭之者也。
前朝遗民,既不愿意效命新朝,又不愿意以生命而殉节,对于旧朝的怀念,唯剩在贫寒中守望着过去,发愤中著书立说一途,以报答列祖列宗在天护佑之灵。这是张岱人生力量的活水泉源,使之灵感汩汩如同泉水流泻,使我们在今天看到了他那些婉转灵动的好文章,感受着他在天崩地裂的社会变革期非常真实的喜怒哀乐之情。而《石匮书》也算是效前贤史家司马迁忍辱发愤以著述,给人间留一份真实的历史以不辜负前朝的养育和家人的栽培。
当年秦淮河畔的南曲好友们就这样在民族家国大变革的年代选择了不同的人生道路,最终分道扬镳,在时代的浪潮挟裹下风流云散了。有人沉入谷底遗臭万年,有人始逐浪潮头流芳百世,有人随波逐流漂泊无定,各自寻找着自己的历史归宿,秦淮风月终流散,依稀旧梦逝江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