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闽、粤、鲁等沿海产盐区逐渐探索出引海水入池晒盐的新方法,《天工开物·作咸》中对此亦有记载。
五、造船
明代木船制造技术在当时世界上位居首位,郑和七下西洋所用的优良船只即能雄辩地证明这点。
郑和七下西洋的历史事件发生于永乐三年(1405年)至宣德八年(1433年)之间。在此期间,郑和率领当时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庞大船队远航至印度尼西亚诸岛、印度洋、波斯湾、红海及赤道以南的非洲东海岸等地,每一往返,航程约计10万里。郑和之所以能顺利完成使命,就是由于明代已掌握先进的造船和航海技术。
郑和下西洋所率人数众多,最多的一次为27800余人;所用船只达一二百艘,其中第一次下西洋动用船只208艘。当时他的船队从江苏太仓刘家港起航,“维绡挂席,际天而行”[25],场面十分壮观。
据有关专家研究,郑和船队的船只构成包括下列几类:第一类是长44丈4尺、阔18丈[26]的大型宝船,用于载乘郑和、王景弘等使团重要成员和珍贵礼品及外国使节。明代1尺约当今日0.317米[27],故这类大型宝船的实际长度应为140.74米,宽度为57米。此船地位相当后世舰队中的“旗舰”,故形体特别巨大,有桅杆12道,上面建筑也特别丰满,有雕梁画栋的头门、仪门、官厅、书房等,时人赞叹它:“体势巍然,巨无与敌,篷帆锚舵,非二三百人莫能举动。”[28]此船虽巨大庞然,但由于是集中并发展了中国以往先进的造船工艺,故并不笨拙,而是牢固灵巧,适宜远洋航行。这样的巨型宝船因其造价很高,故只有少数几艘。第二类是长37丈、阔15丈,有8道桅杆的中型宝船。中型宝船中有些被用作为一般行政官员、技术人员等非军事人员乘坐的座船,有的被用作为装载大宗物资如生活用品、修船器材、各国进贡的各类动物等的运输船,当时这种运输船又被称为“马快船”或“马船”。中型宝船的数目大致在五六十艘。第三类为战座船,用于载乘广大下西洋官兵及军事武器,是下西洋船队的“护卫舰”。据《三宝太监西洋记通俗演义》[29]的描述看,可将这类军事性船只分为两种:一种是长24丈、阔9丈4尺,配6只桅杆的“座船”,一种是长18丈、阔6丈8尺,配5只桅杆的“战船”。战座船每船可载二三百人。战座船按其载重量的不同又被称为“二千料”船和“一千五百料”船,这类船是船队中数目最多者,百艘左右。第四类是长28丈、阔12丈,配7只桅杆的粮船,专载供下西洋途中两万余人所需的各类粮食,其数目约十艘。郑和船队中的粮船是古代粮船中体积最大的。第五类是专为积贮淡水的水船,巩珍《西洋番国志》言船队为解决“海水卤咸,不可入口”的难题,“皆于附近川泽及滨海港汊,汲取淡水。水船载运,积贮仓储,以备用度”。郑和船队于海上往往航行数月,两万多人及马匹动物等所需淡水相当之多,估计其运水之船亦在十艘上下。